決公平爭拗利三網融合

公天服務商與澳門有線的爭拗擾攘超過十年,至今仍未能解決。矛盾源自回歸前澳葡政府倉猝批出《收費電視地面服務專營合約》。多年來,雙方各有不同表述。政府把其定性為“歷史遺留問題”,冀以維護居民收看電視節目權利的考量,並透過協商妥善解決問題。可惜雙方始終未能達成共識。

去年澳門有線為“英超”轉播的問題再訴諸法庭。六家公天服務商為免觸犯法律,一度暫停轉播澳廣視的“英超”節目,引來社會各界迴響。其後,廉署報告指公天問題十年來不斷惡化,倘問題未能及時解決,最終受害的將是消費者。

事件經過各界多番討論後,特區政府去年十一月決定成立由法務局長負責協調的“規管公共天線服務工作小組”,賦予小組檢討、分析及研究有關規管公共天線服務和廣播制度的法律制度,工作小組須在六個月內向行政長官提交報告和立法建議。

六個月已過,要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已走進大直路,無須再擔心要等到專營合約屆滿。不論最終如何解決,釐清相關法律規條,理順深層問題,才能真正推動電視及電信服務發展。

“三網融合”已是國際性大趨勢,鄰埠香港已推出相關服務多年,居民不但可以透過“光纖入戶”撥打電話及瀏覽互聯網,更可安坐家中收看服務供應商提供的電視節目。當中,香港寬頻用戶只需要繳付一百五十八港元,已可享有包括1Gbps光纖寬頻、基本電視頻道及電話服務,無不令澳門用戶羡慕。

澳門電訊曾回應傳媒,指該公司有能力及技術向居民提供“三網融合”服務,同時願意配合政府的政策發展。倘若如此,公天問題只要能圓滿解決,將造福本地電訊相關行業的發展,創造更大發展空間。福祉不只是服務供應商,最大受惠者將是消費者、具備創意的年輕資訊科技從業員、有意透過資訊科技拓展業務的中小企。

國務院於去年發佈《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將“三網融合”納入“十二五”規劃中,確定為未來五年中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曾有估計,產業規模將超過六千億元人民幣,具經濟效益。既然澳門有能力、有技術發展“三網融合”,亦有望迎來龐大的發展機遇。倘若因公天問題而被拖累,非市民大衆及澳門社會之福。業界何不以開放態度,透過溝通協商,盡早化解彼此矛盾,為居民謀求更大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