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電視服務被壟斷
有線專營合約明年四月到期,電信局委託澳大進行未來電視服務發展研究,下月公佈第一階段中期報告,闡述電視服務轉型的可行方案,包括提供基本電視頻道的新模式等。坊間批評電信局未做好收集意見的宣傳工作,導致諮詢時間需要延期;更擔心距離合約屆滿只有不夠四個月,究竟電信局有何“招數”保障居民收看電視的權利?還是維持現有公天與有線合作的運作模式不變,政府繼續出資“埋單”了事?
電信局早前指有信心電視服務不會中斷,“拍心口”構思銜接措施,並寄希望於澳大的研究結果。既然監管當局已有初步構思,何解未向公眾陳述想法,好讓澳大收集意見時,社會各界能夠提供相應建議?如今換來多個團體指責研究內容空泛,要求局方詳細解釋“基本頻道”、“收費頻道”等為何物,實際又如何操作?
各界對澳大研究報告抱有較大期望,希望可解決糾纏多年的電視服務問題。有關研究能否取得“全面”資訊,是分析報告可靠性及準確性的關鍵。例如各持份者提交諮詢意見時會否有所保留、缺乏實際可行性,甚至研究團隊未能完全掌握一些市場實際數據,包括節目版權費用等。持份者基於商業協議保密未必願意提供,電信局如何協助取得“全面”資料?
諮詢期間曾出現“小插曲”,有團體向傳媒反映,了解到一家本地電視服務營運商與香港某電視台簽訂合約,擔心明年四月本澳電視服務市場開放後,居民收看電視可能受到單一營運商操控,或者要購買其他服務才能接收相關電視台的節目,形成市場壟斷,希望電信局能夠正視。
另有意見認為,將來澳門收費電視市場發展,可朝“視頻點播”(Video On Demand)模式轉變,屆時市場可能出現“混合式”服務供應商,身份既是電訊商,也是電視服務供應者。但由於澳門市場較小,電視節目普遍從外地引入,最擔心營運商在外地“買斷”受澳門人歡迎的節目播映權,失去政府開放電視服務市場的真正意義,形成另一種壟斷,希望政府未雨綢繆,立法防止壟斷行為,切勿將“戰場”轉移到外地。
解決本地電視服務問題頗為複雜,監管當局絕不能單以一份研究報告作為制訂政策的依據,還須根據外圍市場發展變化,以及符合本地實際情況,盡早得出可行措施,真正回應居民訴求。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