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契機解睇電視危機
“睇電視”是現代社會生活的基本配置,在澳門卻成為棘手問題,街談巷議,怨聲載道,更成為國際奇聞,貽笑大方。源起回歸前夕一紙簽予有線電視公司的《收費電視地面服務專營合約》,於是所有通過線路入屋轉播電視節目的公天公司全部非法。自始有線與公天糾纏爭拗逾十年,期間打官司、剪線、停播等樣樣齊,居民成魚肉,政府官員有時說兩句,有時打圓場,似乎未解決過實質問題;最終月前中級法院作出判決,還原《收費電視地面服務專營合約》的合約精神,十四家公天全部非法轉播,引發“冇電視睇”危機。
最終政府以逾千萬公帑“埋單”,拉攏有線與公天合作,以有線的訊號通過公天的線路繼續向居民播放“文娛生活”。但頻道大幅縮減三分二,長者和視民起哄,批剝削公民自由接收資訊的權利;遇上立會選戰,風風火火,“睇電視”竟成為選舉的重點議題,也是澳門“首創”,世界側目。
回過頭來看,為甚麼世界其他地方甚少出現“睇電視”危機?除人家法律法規較完善,主要原因是其他地方大多自己安裝天線在大氣電波接收電視訊號,自由自在,不存在有線與專營問題。故官員曾道出:鼓勵居民自行安裝“魚骨天線”,接收免費電視訊號。當時坊間反應強烈,甚至指責官員說“風涼話”。事實上,法律並無限制居民接收大氣電波訊號的權利,“魚骨天線”也繞過了有線專營權,技術上亦可行,官員是實話實說,問題在時機不合。官員忽略了:公天公司為甚麼在澳門能迅速發展和壯大?主要是澳門樓宇密集、高樓處處,並非每棟大廈都適合自架“魚骨天線”或“衛星鑊”,公天才能統合“睇電視”的需要,完全替代“魚骨天線”。如今在“睇電視”危機中叫居民走回頭路,兩個時機都不合,難怪換來噓聲和憤懣。
昨日之日不可留,還是面對明日,解決未來的事情。全城關注有線專營合約明年四月屆滿,政府是否開放專營權?在“睇電視”方面有何安排?電信局官員昨日終放出一點訊息:政府計劃將免費基本電視頻道以“非商業模式”及政府主導下提供服務;收費電視則以“商業模式”運作。即免費與收費兩模式並行。問題在免費基本頻道應包括哪些?是否無版權的免費、有版權的收費,抑或以居民的喜好和習慣劃分?政府必須訂出標準,還要拿出理據,讓居民信服,否則會重蹈現時公帑買頻道、居民仍鬧爆的覆轍。
商業模式營運方面,意味政府將開放電視市場,但公衆諮詢、規劃市場、制訂法律法規和招標等過程冗長、問題複雜,距明年四月尚有半年多一點,至今政府只抛出一種意願和方向,連計劃框架也沒有,能否趕及實施,社會信心不大。冀相關部門主導在手,把握時機、控制進程,一洗議而不決、拖沓拉扯的甩漏形象,重挽居民信心。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