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有線電視與公天合作協議快將到期前,政府才「臨急抱佛腳」拋出政府出資成立公司負責傳送電視基本頻道的短期方案,議員陳明金表示,由於時間緊逼,倘當局「做唔切」又如何解決,及如何制訂合理的「基本頻道」數量和類別,以及如何落實開設電視服務市場。
陳明金在書面質詢中指出:距離有線電視專營約滿、有線與公天合作協議到期只剩約一個月時間,屆時如何順利過渡,本澳電視服務又將如何發展,廣大居民及社會各界均十分關注。政府早前委託澳門大學進行專項研究,獲建議電視專營合約到期後,可設立免費開放的「基本頻道」,並由公營機構或委託非牟利機構利用現有公天網絡或未來固網提供的免費頻寬,處理信號接收、整合及發送等。
然而,運輸工務司司長日前透露,基於期限前較難找到合適的非牟利機構負責傳送工作,政府正考慮出資成立公司,沿用現行技術性模式傳送基本頻道,並表示有關做法為短期措施,具體情況適時再公布;同時強調今後收費電視不會再由有線電視專營,將全面開放收費電視服務市場,惟仍須與有線商討。陳明金表示,雖然有關情況仍待政府稍後公布具體方案,但這種「臨時抱佛腳」的做法,令人感覺當局十分被動,甚至「手忙腳亂」,難免令人擔憂屆時有關方案能否充分保障廣大居民看電視的合理權益?
為此,他提出質詢如下:
1、政府擬出資成立公司承擔相關的傳送工作,但正如當局所言,有關工作涉及技術、版權、法律、營運等多方面問題,極其複雜。
而在短短1個月的時間,且現才屬於前期準備階段,如何保證完成上述大量複雜工作,會不會「做唔切」;同時該種模式長期將如何發展,是否最符合經濟效益,切實保障市民看電視權益。
當局有無全面評估?倘有關方案未能得以落實執行,又如何應付?
2、廣大居民最為關注的是看電視的權益是否能夠得到充分保障,其核心內容是免費開放的「基本頻道」是否能滿足合理需求。根據澳大研究報告的建議,當局制訂「基本頻道」主要應考慮3個部分,包括與公眾利益相關、合理照顧市民收看習慣及特別社群需要。根據這3個考慮因素,當局如何科學合理制訂「基本頻道」的數量及類別?
3、當局表示現正與有線商討續約問題,當中存在困難,並有後備方案。後備方案可否盡早公布,以免令公眾產生不必要的擔憂和猜測?又將如何真正落實電視服務市場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