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決心訂長期電視路向

下決心訂長期電視路向

有線、公天問題擾攘十年。下月廿一日,有線電線專營合約、有線與公天合作協議同告屆滿,電視市場何去何從昨有新進展。據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透露,政府正準備成立全資公司,以現有模式傳送“基本頻道”給廣大居民。雖說此舉屬短期措施,但據政府的工作效率、過去經驗,以及電視服務的複雜程度,短期極有限。由政府全資公司操盤“基本頻道”傳送並非良方,須三思後行。

電視炸彈一埋十多年,一個多月後終於要爆,社會高度關注。早前受電信局委託的澳大發表了中期研究報告,建議政府委託公營或非牟利機構向居民傳輸“基本頻道”,頻道應以免費開放頻道為主;若涉版權問題,可由政府以協商或支付合理費用有序解決,但不包括昂貴的收費頻道。此建議與政府早前所講的同出一轍。然而整盤計劃又生變,官方的解釋是傳送工作涉及技術、版權、法律、營運等多方面問題,難在死線前找到合適機構。顯見當初的考慮未夠周詳,與現實脫節。

電視廣播是非常複雜的行業,由政府全資公司操盤,問題就更加難纏。首先,任政府如何外判技術工作,開辦由公帑全數支持的公司,其本質與新設一個政府部門分別不大。撇開投資價值不菲的器材、辦公人員、辦公地點等必要開支,公司與電信局有何分別,如何分工,可以預料;人員膨脹、職能重疊、分工不清等質疑將接踵而至。

其次,電視廣播是敏感行業,涉及言論自由、新聞自由,以及居民資訊接收權利等敏感議題,由私人公司或市場操作,居民睇餸食飯,平貴好醜選擇權比較大,政府做好市場監管就夠。但由政府落手落腳,情況就不一樣。小小變動,多一條或少一條頻道等市場常見小事,都有機會演變成政治事件。處理不當,隨時惹來資訊自由收窄、利益輸送、黑箱作業等指控。最後,政府公司四出與世界各大電視、電影企業談版權,行政費用、交易成本之高可以想像。更甚者,如有頻道居民非常受落,但對方吊高來賣,政府如何取捨?買與不買都畀人鬧,最終或豬八戒照鏡,裏外不是人。

誠然,現距“兩約”到期只有一個多月,要在如此緊逼的時間內想到理想方案確實不易,否則特區政府就不用虛度十年光陰,問題如雪球般越滾越大。政府現想出設全資公司傳送基本頻道一招,實是無辦法中的辦法。站在公衆利益、短期措施以解燃眉之急的角度,只能如此。但政府應該下定決心,明確此僅為短期措施,並盡快諮詢公衆,制訂長期電視發展路向,如三網融合、全面開放市場等。還得訂明時間表,讓業界知所進退,居民心中有數,易於監管。切勿再將短期措施無限延長,澳門所受的教訓已經夠多了。

夏 耘